秋天选取9道最有故事的鸭子来吃吃,关键是
金秋十月,秋天天气干燥,容易上火,鸭子性凉,脂肪又低,味道甘美。正是吃鸭子的好时候。中国人吃鸭子的历史悠久,南北朝就有烤鸭吃了,宋朝有了煎鸭子,明清的时候,酱鸭、盐水鸭也出现了,《红楼梦》里甚至出现了桂花鸭。所以,鸭子一身都是宝,鸭头、鸭掌、鸭胗都是美味,鸭绒还是保暖的好材料!
小编选取9道非常有故事性的鸭子,以飨大家。关键是朋友们准备好酒了吗?
鸭炙
这是最古老的一种吃鸭子的方法,现代人觉得很残忍,就不再这么吃了。公元6世纪北魏人贾思勰所著《齐民要术·养鹅鸭》中总结:“供厨者,子鹅百日以外,子鸭六七十日,佳。”说的是做菜最好用六七十天大的嫩鸭,当时的主要做法是“炙”,也就是烧烤,但是这道菜也是非常的残忍,主要是将嫩鸭放入有着炭火烘烤的铁笼中,就像热锅上的蚂蚁,嫩鸭在上面边跑边烤,累了热了就喝放在旁边调料汁,最后身疲力竭,被烤熟之后,再供达官贵人享用。小编也觉得这是比较扯的故事,鸭的内脏都没有清洗,这样吃很不卫生啊!
汴京烤鸭
无论是北京烤鸭或者南京烤鸭,都是源自汴京烤鸭,北宋时期,炙鸡、烤鸭都已是汴京名肴,在《东京梦华录》中早有记载。汴京烤鸭皮酥脆,肉嫩香,色泽柿红。对于体内有热及素体虚寒的人均可食用。
金兵攻破汴京之后,当地大批工匠艺人和商贾富豪,随着康王赵构逃到建康(南京)、临安(杭州)一带,当地盛产鸭子,汴京烤鸭便继续成为南宋君臣的盘中珍馐,传到了南京。南宋文人洪迈在《夷坚丁志》提到当时的烤鸭名厨王立,可说是中国见诸史籍的第一位烤鸭师傅了。
南京板鸭
南京人吃鸭子应该是全国之冠了吧,大街小巷处处有鸭子店,三步一鸭摊,五步一鸭店,称为“鸭子都”,应该不过分吧。南京板鸭俗称"琵琶鸭",又称“官礼板鸭”,素有“北烤鸭南板鸭”之美名,南京板鸭色香味俱全,外形饱满,体肥皮白,肉质细嫩紧密。吃起来非常酥香,回味无穷。
南京板鸭有一段典故:南北朝的梁武帝萧衍时,羯人侯景叛乱,滥杀无辜,围攻皇宫所在地的台城。激战中,守城士兵无法煮饭,当时正值肥鸭上市,百姓们便将鸭洗净,加上作料煮熟,并将几十只鸭子捆好送去,士兵打开用水一煮,香气扑鼻,十分可口,因为鸭子被捆压成板样,因此被命名为“板鸭”。
杭州酱鸭
杭州酱鸭历史悠久,选用饲养成熟的肥壮鸭子,先腌后酱制作而成。特点是肉色枣红,芳香油润,微咸而鲜,富有回味。鲁迅和丰子恺都非常爱吃它。
它的故事和考状元有关:相传杭州西湖边的城隍山下,曾住着一对清苦无依的赵姓夫妇。赵颐是个穷书生,吃软饭,靠老婆为人做女红勉强糊口度日。有一天,老婆娘家送来一只肥鸭,赵颐老婆将鸭子宰杀干净,用盐涂抹全身,入缸腌渍,出缸晾干水汽,再入缸加酱油、香料腌制。出缸后,再取酱油烧开、浇淋,使鸭体乌红、发亮,晒干即成。她让赵颐带在身边,在进京赶考的途中食用。终于,皇天不负苦心人,赵颐考中了状元,衣锦荣归,赵颐怀念贫贱时夫人手制酱鸭之美味便广为推广,使它逐渐成为浙江传统名菜。
干菜鸭子
干菜鸭子以其酥嫩甘香、油而不腻、回味好而闻名,它黑里透红,入口油而不腻,酥嫩爽糯,在鸭肉的鲜味中,伴有干菜的清香,并略带甜意,已有三百多年历史,它与民间故事相伴流传。
据说乾隆皇帝微服南巡到绍兴附近,见到江南水乡鸭子满湖,顿生尝鲜之意。此时已近晌午,杀了鸭子之后,鸭子身上的细毛都没有时间清理,厨子情急生智,撒了一把梅干菜和鸭子一道烹制。鸭子身上的细毛被黑糊糊的梅干菜一裹,难辨真假。想不到乾隆皇帝却大赞鸭子味道鲜美,一道名菜也就这样诞生了。另一个故事,是明朝的知府来吃饭,也是厨子着急,用梅干菜和鸭子来做的。看来这道鸭子菜是专门来糊弄领导的。
太白鸭子
这是川菜里的一道故事性很强的鸭子菜。据说一向有抱负的李白,并不甘心当一个歌颂升平的御用文人,而是想大展经纶,施展抱负。李白为了接近玄宗,宣传自己治国理念,便以美食为媒介,把自己年轻时在四川吃过的一道佳肴焖蒸鸭子,亲手烹制献给玄宗。
这道菜是用百年陈酿花雕(黄酒)、枸杞子、三七等,烹调肥鸭一只。由于烹制的特殊,其味道异常鲜美。玄宗食后,大加称赞,召李白询问此菜的奥妙。李白如此这般地大加渲染一番,并借题发挥,以烹调论治国安邦之道。不料玄宗只对美味佳肴感兴趣,为了使自己经常吃上这道菜,便赐名为“太白鸭子”,并命将此菜列入御膳谱中,而李白的政治抱负,终无缘施展。他留下了这道“太白鸭子”,成为四川传统名菜。
神仙鸭子
这是一道孔府菜,相传始于孔子七十四代孙孔繁坡,他在任山西同州知府时,曾有一段时间食欲不振。一日,府内来了一个专卖鸭子的贩子,声称自己不是厨子,但却有能“生蒸全鸭惊四座”的绝技,家厨们半信半疑地让这位鸭贩子入厨房试一试。
鸭贩子把他带来的鸭子宰杀,鸭子出骨,加调料入碗加盖,上笼蒸制,出笼后鸭子肉质酥烂,香气浓郁,其鲜美之香果然让孔繁坡垂涎欲滴。孔繁坡闻味即来食欲,失声大叫:“此乃神仙赐来之气,馋死我也!” “神仙鸭子”遂
无为熏鸭
安徽的无为,地处长江沿岸芜湖市辖区,在稻田之中生长的鸭子肉嫩,脂肪厚。熏制好的鸭子是好看的酱黄颜色,圆润得好像流出油来,因为制作时用老汤卤制,还放入了很多味中草药和香料,所以鸭肉鲜嫩爽口,香气四溢,让人回味无穷。好像安徽的菜多少都要和朱元璋有些瓜葛,比如酿豆腐,珍珠翡翠白玉汤等等。这个无为熏鸭也是,据说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穷,吃不饱饭。于是,他和小伙伴们就打起了野鸭子的主意。捉到野鸭子后,就地生一堆火,把拔了毛的鸭子架在火上烤。有时烤不熟,孩子们干脆就把鸭子扔在火灰里。等到第二天再回来的时候,竟然发现鸭肉不仅软烂而且特别香。就变成如今的无为熏鸭了。
法国血鸭年建于法国巴黎的银塔餐厅里,有一道“血淋淋”的招牌菜。就是用8周左右小鸭子,进行15天的肥养后,将其绞杀(防止鸭血流失),而后烤至半熟,起出鸭胸肉并切除鸭腿制作之后的料理。去头的鸭身放入特制的压鸭机中,挤压出鸭血和鸭骨髓。鸭胸肉和鸭腿都会当着客人的面切出,并且鸭血髓也会现场压制,而后即刻烹调。这样的互动体验让就餐的客人感到新奇,从此许多人慕名而来。看到那个压鸭机器了吧,太残忍了一百多年来,吃过血鸭的政客名流不计其数。有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、美国总统罗斯福、美国影星伊丽莎白·泰勒、喜剧演员卓别林等等。最后一道,为什么选取外国的血鸭呢?主要是这道菜的历史太血腥了,和我们国家的鸭子美食一比较,就知道我们国家的鸭子的故事还是比较温和的。中国人吃鸭历史悠久,很多知名鸭菜都有历史故事,小编的短短文章是不能写清楚的,朋友们不妨把你们知道的鸭子故事,写在讨论区里面,让大家多了解一些!(文中所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有版权需求的请联系作者删除)本文由浪漫的何必问原创,欢迎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kz/6652.html